礦老大發威銅博士給力 工業品撐商品大局
2014年07月16日瀏覽次數:2964
作者:
來源:互聯網
7月的火熱并未點燃大宗商品市場的熱情。盡管宏觀經濟有回暖跡象,但從月初開始,文華商品指數就以五連陰奠定了“黑七月”的基調。過去的10個交易日,以雙粕、棉花、白糖為代表的農產品難敵基本面壓力節節敗退,鐵礦石、鋼材和銅則成為抵擋市場跌勢的“定海神針”。接下來的半個月,工強農弱的格局能否持續?
■ 大宗商品“黑七月”系列之一
礦老大發威 銅博士給力
大宗商品依然熊途漫漫,坐久了“冷板凳”的工業品卻不甘寂寞,借著宏觀經濟的暖勢,尋著農產品受“冷遇”的空隙,在7月一舉扭轉了此前工弱農強的態勢。
事實上,若非鐵礦石、鋼材和銅等權重商品撐起大局,工業品此番難以實現逆襲。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微刺激加碼令市場對三、四季度經濟預期進一步轉暖,因此以螺紋鋼、鐵礦石為代表的黑色系品種近期呈現企穩甚至有望走強的態勢,短線投機資金快速撤出農產品轉向工業品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二季度GDP增速保持在7.4%,業內人士亦多半認為三、四季度的各項經濟數據將好于二季度,短期來看,工業品仍有相對走強的機會,不過內部品種走勢或將繼續分化。
工業品抗跌 內部分化明顯
7月以來,文華商品指數接連下跌,截至昨日,該指數累計跌幅達到2.65%,不過工業品卻相對抗跌,在農產品指數猛跌4%以上時,工業品指數僅下跌1.26%左右。
“7月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有三個特點:一是延續6月底的弱勢,南華綜合指數已經接近4年低點了;二是此前工弱農強態勢發生扭轉;三是工業品走勢,甚至黑色系品種走勢都出現顯著分化。”南華期貨宏觀研究中心副總監張靜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7月份工業品走勢內部分化明顯,有色金屬表現略偏強,銅鋁沖高回落,鋅價則不斷走高。黑色板塊低位企穩,而煤焦表現相對疲弱,不斷走低。從板塊數據來看,除有色板塊指數上漲1.46%外,煤炭板塊指數下跌2.59%,建材板塊指數下跌2.88%,化工板塊指數亦下跌2.05%。
不同品種的分化更為突出,截至昨日,鋅1409合約以2.92%的漲幅領漲7月大宗商品市場;鐵礦石1409合約以2.88%漲幅屈居第二;此外,螺紋鋼1501合約、熱軋卷板1410合約、陰極銅1409合約亦分別上漲2.37%、2.37%和2.2%。然而煤炭、化工、建材相關品種跌勢明顯,其中玻璃1501合約累計跌幅高達7.66%,甲醇1409合約和PTA1409合約跌幅皆超4%,焦煤1409合約、焦炭1409合約和動力煤1409合約則分別下跌4.6%、3.28%和1.29%。
“從成交和持倉來看,有色板塊、建材板塊成交和持倉都小幅走高,資金流入明顯,而化工板塊的持倉量在月初有明顯下滑,近期略有回升,但成交量近期卻逐步下滑,量倉出現背離,資金有潛伏跡象。”南華期貨研究所高級總監曹揚慧表示。
在張靜靜看來,工業品的相對走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6月底至今一直有夏糧豐產的消息傳出,此前依靠厄爾尼諾現象而快速“崛起”的農產品受冷遇,短線投機資金快速撤出,農產品反而呈現弱勢局面;二是6月底至今微刺激力度加碼,如8月底前鐵路方面64個項目將全部獲批,呼和浩特、濟南等地房地產限購政策松綁,央行推出抵押補充貸款(PSL)既產生了定向降息效果又將增加流動性釋放等等,盡管二季度經濟數據已成定局,但微刺激加碼令市場對三、四季度經濟預期進一步轉暖,因此以螺紋鋼、鐵礦石為代表的黑色系品種近期呈現企穩甚至有望走強的態勢。
曹揚慧同時表示,工業品各板塊的走勢基本上延續了前期各板塊的熱點。
具體來看,有色板塊基本是被青島港銅融資事件主導,銅之前因為抵押融資導致的現貨緊張局面一路推升價格,青島港事件爆發后,雖然對中國的銅進口有所沖擊,但是短期市場還未出現集中大量供應的局面,因此銅價雖然有壓力回落,但目前總體仍是緊平衡,所以價格表現也相對偏強。
黑色金屬板塊則因為前期的持續跌跌不休,價格早已跌破成本,市場需要一定的調整。雖然房地產市場總體不景氣,但近期地王又再現,再加上傳統的金九銀十即將來臨,且鋼材本身前期去庫存相對充分,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因此黑色金屬乃至整個建材板塊都受到預期的提振。
宏觀經濟轉暖 工業品或繼續走強
[NextPage]
業內人士認為,綜合來看,多項“微刺激”措施正在逐漸顯現效力,宏觀經濟逐漸企穩。盡管從宏觀和微觀調研尚無法預期經濟呈現較強幅度的改善,但基本可以確定下半年經濟增速將支撐工業品走勢。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信息,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2.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1%。分析人士指出,CPI漲幅平穩也為當前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PPI同比跌幅收窄,則顯示了工業需求回暖。
“工業品后期的走勢個人認為更多還是會受到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的影響。”曹揚慧認為,第二季度國內經濟增速并不算很低,同時PMI指數重回50上方也預示著中國經濟在復蘇,相信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不會太差,這將給工業品提供一定的支撐。
“短期來看,7月16日的二季度經濟數據仍將對市場有一定影響,目前市場普遍預計二季度GDP增速保持在7.4%,一旦低于該水平,市場可能會解讀為刺激加碼,這將增強市場短期看多工業品的信心。”張靜靜表示,從較長的趨勢來看,預計三、四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7.5%和7.7%,全年有望實現7.5%的經濟目標,因此三、四季度的各項經濟數據好于或明顯好于二季度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這樣至少在7、8兩月工業品仍有相對走強的機會,不過隨后美聯儲退出QE或對全球工業品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也有觀點認為,當前微刺激的政策效應仍未能在中觀行業的需求端和價格端體現,經濟反彈已顯疲態,短期內若未能加碼投資項目,經濟仍有可能掉頭向下。本周中國經濟數據密集出臺,周三將公布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及第二季度GDP等數據,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
就各板塊來看,分析人士認為可能還會存在一定分化。曹揚慧表示,有色板塊的銅融資事件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市場最終肯定還會回到基本面,銅精礦的供應過剩預計會向下游傳導,銅市場可能會呈現短多長空的格局。建材板塊則可能會因為補庫需求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金九銀十的到來而受到提振,短期有望小幅反彈,但長期格局仍不看好。化工品方面,上半年原油價格的一路走強以及各種名目的炒作給了化工板塊較強的支撐,但是下半年新產能的投產,供應的趨于寬松都將會給市場一定壓力,所以部分化工品的強勢頭可能在第三季度難以為繼。
張靜靜建議,投資者在關注螺紋鋼、鐵礦石反彈行情的同時,也可以適時留意其他黑色系品種,一旦波動率繼續下降則亦有望出現反彈行情。